服务热线:400-6787-160

人物介绍

  丁力平的电视舞美设计,贯穿了“文革”结束直至今天的40年间。这40年,正是中国电视业真正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丁力平是非常幸运的,时代造就了他,给予了他宝贵的历史性机遇,而他也以自己异常的勤奋与突出的成就回馈了这个时代。

                  在“技”、“艺”、“道”之间的游走

   我国著名舞台美术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本义认为,丁力平的电视舞美设计打通了“技”、“艺”、“道”之间的界限,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

   丁力平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舞美设计体系: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构架定位问题,包括怎样使设计符合主题要求氛围,以及与场地场景的关联协调。其次是对基调的定位,包括空间和空间尺寸的把握,以及对整体造型适用度的判断。再次是造型的基础构成问题。最后是设计中的形式体现问题,由风格的表现、层次的分布以及细节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构成。

   在准确把握主题的前提下,设计师还必须将抽象的主题“物化”为直观的、个性化的主题元素,并进一步创造出生动而富有视觉美感的舞台艺术形象。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较之于主题的提炼更关键的一步,也更加体现出设计师的核心价值。

  在善于把握演出主题和准确提取主题元素的基础上,丁力平的电视舞美设计总是具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可称之为“雅”。这在快餐式文化流行,乃至商业气息较重的电视界是十分难得的,甚至引领出中国电视舞美设计领域的一种美学风格。

  丁力平电视舞美设计之“雅”,首先在于他总能以简洁、凝练、大气的设计手法整合其提炼出的主题元素,以合理有序的内在逻辑将这些元素演绎得恰到好处,避免“杂”、“乱”、“满”而引起的视点的混乱与分散;其次,还在于他的整体风格趋向于清新隽永。整体来看,丁力平几乎很少使用浓烈艳丽的色块,这与中国南方地域的视觉传统以及海派文化的气质高度契合。这种“雅”营造了舞台环境的空灵之感,既确立了演出空间的基本格调,同时也便于其他的舞美元素在其间发挥,作用就相当于绘画中的“留白”。灯光、视频等舞美元素在这样的整体格局中,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而不显得“乱”与“满”。在这方面,丁力平大学时代的灯光设计专业背景恐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传统与现代——天平的两端

   丁力平虽然自幼生长在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程度颇高的现代大都市里,却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怀有强烈兴趣的设计师、艺术家,很多设计作品也都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这些作品有的是直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如:受到朱镕基同志称赞的2014年上海新春京剧晚会。有的虽然不直接以此为主题,但在由中国主办、面向世界的各类大型活动中,也时常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元素符号,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闭幕式等。

   中国传统元素固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民族文化心理上的深厚积淀,但是亦不可否认,这些在历史中形成的审美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已显得过于繁杂,有的还留有比较明显的农业文明气息。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丁力平往往不是直接地照搬照拿照用,它们既是他的灵感源泉,又是他的“改造”对象。也就是说,丁力平在娴熟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时候,同样对它们在线条、质感、细节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让传统符号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更具现代灵气,使其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入于现代都市生活。

   “无所不用其极”的启示

   丁力平何以在电视舞美设计领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支撑了他的事业成功,他给青年电视舞美人才的培养带来怎样的启示,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个启示是,丁力平具有深厚的艺术人文素养,特别是相当扎实的绘画功底。丁力平认为,同样是绘画,戏剧学院学生与美院学生还是有所不同的。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如果说美院学生的绘画追求的是观念表达和美术技巧的话,戏剧学院学生所进行的绘画活动,则更注重启发空间想象力,强化空间把控力。这一点与舞美设计所特别强调的空间构成能力不谋而合,也可以看作是丁力平在电视舞美设计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个启示是,正如周本义教授所言,丁力平的设计有一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境界。所谓“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敢于并善于通过各种形式、方法、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只要能用的皆可以用,没有束缚与限制。无所不用其极,是创造的极致化追求,也是创造的极致化表现,标志着对某种事物的创造已进入了充分自由的境界。丁力平的“无所不用其极”,十分重要的一点正表现在他对于各种材料材质的极度熟悉,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材料材质可以用来实施自己的创意并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他的设计作品中较多地使用了阳光板、金属条、不锈钢等材料,因为它们更有利于体现丁力平所青睐的现代线条,也产生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效果。

   第三个启示是,丁力平对于相关专业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求。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据丁力平本人介绍,他对于建筑学怀有强烈的兴趣。建筑设计与舞美设计在渊源上是最为接近的,因为二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于空间的规划与演绎。丁力平认为自己因对建筑抱有兴趣,所以对构架问题一直比较敏感,也从建筑中汲取了很多创作灵感。丁力平的设计作品总令人感觉在舞台上“站”得住、“立”得稳,有强大的定力和气场,对观众的视觉能形成引导性效应,这恐怕都得益于建筑学对他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源:《上海艺术家》)

更多音响人物>>
陈鸿贤 Michele Marani 庄志鹏 曾光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音响资讯 | 本站动态 | 付款方式 | 关于音响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音响网 国际域名:www.Audio160.com 版权所有.1999-2015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邮箱:web@audio160.com  电话:+86-755-33018766  传真:+86-755-33010870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